北斗和GPS能有什么結果——解讀中美導航系統合作
12月上旬,中美雙方簽署《北斗與GPS信號兼容與互操作聯合聲明》(以下簡稱《聲明》),兩大衛星導航系統將實現民用信號互操作。
消息傳出后,引起部分讀者不解:兼容有何意義?是否意味著北斗將技術拱手相讓,GPS不勞而獲?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副主任盧曉春18日向科技日報記者解讀了此次合作。盧曉春表示,該協議的簽署具有歷史意義,將為用戶帶來更優質、便捷的服務。
此次《聲明》指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GP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國際電聯框架下實現射頻兼容,兩系統民用信號B1C和L1C實現互操作,用戶可以同時使用北斗和GPS民用信號,無需顯著增加成本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務。
盧曉春介紹,根據衛星導航系統的工作原理,接收機需要同時“看到”至少4顆導航衛星,才能實現定位。如果使用單一導航系統,可能在某一區域上空衛星數量有限,冗余不足,一旦接收機與某顆衛星斷開聯系,會影響定位服務的持續性。北斗與GPS實現互操作以后,用戶用一臺接收機能同時接收兩個系統的衛星信號,如GPS衛星數量不夠的話,還有北斗衛星,定位的穩定性和精度會更高。
簡單來說,通過信號兼容,相當于把原本各自為戰的導航系統整合成一個大系統。目前,中俄也在推動北斗與格洛納斯系統的兼容互操作,已進行多次會談,收效良好。無論從用戶需求還是衛星導航系統發展來看,攜手合作是大勢所趨。
盧曉春介紹,除了信號,衛星導航系統之間的兼容協調還包括多個方面。
例如頻率資源。盧曉春說,國際電聯規定衛星導航的頻率必須在L波段一個有限范圍內,先到先得。在衛星導航系統發展初期,GPS一家獨大,占據了大部分頻段。格洛納斯也占用了一部分。北斗起步較晚,所剩頻率資源極為有限,需要按照國際電聯的規則,和先到者協商。2015年年底,我國與美國達成一致,在GPS發送信號的頻段內,北斗可以在不構成影響的前提下共用頻率資源。
同時,導航衛星受到軌道資源限制,因而星座軌位存在兼容問題。此外,各導航系統的時間系統、坐標體系都需要實現兼容互操作。
2006年,聯合國成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目的就是協調各衛星導航系統的兼容性和互通性,促進合作發展。基于該平臺,北斗積極與其他導航系統開展合作。
盧曉春介紹,2018年1月,北斗和GPS將在我國進行第三次會談,繼續推動雙方的合作。“為此我們已經成立了4個工作組,分別負責兼容與互操作、星基增強、服務性能的監測評估以及應用等方面。”她說,“如果有新的合作意向和方向,我們也會繼續跟進。”
更多相關
徠卡iCS50裝修機器人:為裝修行業而生
徠卡iCS50裝修機器人:顛覆傳統裝修的精準高效大師在裝修裝飾行業,精準的測量與放線是決定最終效果和施工效率的靈魂環節。傳統依賴卷尺、墨斗和人工彈線的方式,不僅耗時費力,而且極易出錯,微小的誤差經過累...
北斗應用“元年”:時空智能商業化提速
北斗系統開啟全球化、產業化之后,2021年成為大規模應用落地的元年。 日前,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期間發布的《2021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
測繪戰士在青海,山下的測繪尖兵
“我們從未畏懼過各種困難,因為我們是用腳步和心丈量地球的行者,每張地圖都是我們智慧和毅力的結晶。”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阿尼瑪卿雪山腳下,常年駐扎在此的青海省第一測繪院基礎測繪工作者鄭耀輝說。 ...
中緯ZT10/ZT10R互聯網+全站儀
海克斯康集團旗下測量儀器品牌:中緯,與兄弟公司徠卡的測量技術互通,在2017年第四季度推出全新的ZT10R/ZT10全站儀。 此款全站儀仰仗其全...
坐標轉換中的七參數詳談,測量員值得收藏
坐標轉換永遠是測繪工作離不開的一個話題。坐標轉換的方法很多,有的方法可以用相應的參數來描述,其中使用較廣的一個是七參數。七參數大多用于不同坐標系統間的基準變換。 七參數的由來 對于非測繪的專業...
千尋知寸CORS厘米級定位服務 高精度定位解決方案
在數字化時代,精準定位已成為眾多行業的核心需求。無論是測繪工程、智能駕駛,還是精準農業、無人機巡檢,高精度定位技術都在推動行業變革。千尋知寸CORS厘米級定位...
中海達iBoat BS15無人船:智慧水域勘探的可靠平臺
中海達iBoatBS15無人船:智慧水域勘探的可靠水面平臺隨著科技的發展,無人化、智能化作業正深刻變革著傳統測繪與海洋工程領域。在廣闊而復雜的水域環境中,中海達集團推出的iBoatBS15智能...
徠卡BLK360三維激光掃描儀在鋁單板行業的應用
徠卡BLK360三維激光掃描儀在鋁單板測量行業的應用隨著建筑行業對精度和效率要求的不斷提高,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現代建筑測量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徠卡BLK360作為一款輕便高效的三維激光掃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