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國家派人測繪我國軍事基地 案件觸目驚心
絕不能低估敵對勢力的威脅
不久前中國迎來了首個“國家安全教育日”。對于“國家安全”的概念很多人并不清晰,“國家安全”應該涵蓋哪些方面和領域,相關討論一直存在。提到“國家安全”,就不得不提到“敵對勢力”的話題。這其中,“敵對勢力在多大程度存在”的話題一直以來在國內討論比較熱烈,相互觀點不同是正常的,然而一些觀點卻令人震驚并擔憂。
不是只有端槍拿刀的敵人才叫“敵對勢力”
比如有些國內著名大學的教授、學者更多地是在“敵對勢力”概念的字眼上下功夫,直接或間接地否認存在針對我國的敵對勢力。他們認為國內只有“犯罪嫌疑人”,不存在敵對勢力;在國際上只有競爭對手和伙伴,不存在敵對勢力。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學術分歧,而是大是大非問題。我國正處在由大變強的歷史新起點,各種敵對勢力并不愿意看到我中華民族復興大業的順利推進,必然千方百計地進行破壞,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正確、準確地判斷我們安全利益與發展利益面臨的安全威脅,是尤其至關重要的。
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我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包括軍事力量在內的綜合國力已經讓任何企圖軍事入侵中國的敵對勢力望而卻步。針對我國的大規模軍事入侵基本上可以排除,但是威脅我國安全的局部戰爭,特別是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危險仍然存在。在東海、南海方向,與蠶食我國領土和海洋權益勢力的斗爭有可能引發軍事沖突,面對臺灣島內的“臺獨”勢力分裂國家的危險更需要解放軍待旦。同時,我們不能對“敵對勢力”是否存在作盲目樂觀的估計。
首先,穿西服、穿牛仔褲的敵對勢力進入我國為數不少。穿軍裝、端槍拿刀的敵人現在再也不敢入侵我國。世界上最強大軍事強國及其“盟國聯軍”,已不敢武裝入侵我國,任何來犯之敵都會遭受滅頂之災。但是,境外敵對勢力派遣大批間諜,以經商、旅游、學術交流、非政府組織、基金會援助項目等為名滲透到我們社會的各個角落,用各種手段腐蝕拉攏黨、政、軍官員,發展間諜、尋找代理人。有的國家還直接派人到我國重要軍事基地和設施拍照、測繪,我們國家安全機關破獲的多起案件都令人觸目驚心。
其次,在意識形態領域內的斗爭也是異常激烈的。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善良的人們往往容易放松警惕。冷戰結束后,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后,國人對意識形態的觀念在逐漸淡化。但是,西方國家在意識形態方面不但沒有淡化,反而在強化“攻勢”。他們以推廣經過包裝的西方 “普世價值” 為名,企圖挖空、否定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他們的代理人通過既否定我國文天祥、岳飛等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又否定邱少云、黃繼光等現代英雄,既否定焦裕祿、雷鋒等榜樣,甚至也否定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進而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其目的就是要顛覆我們幾千年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萃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摧毀我們人民的政治信念。
第三,以“為民請命”的面貌出現,企圖達到煽動社會動亂的目的。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大力倡廉、強力反腐,揪出了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計劃等貪贓枉法“大老虎”,全面整肅黨紀國法,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黨風、政風、黨紀、軍紀明顯好轉,深得民心擁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敵對勢力躲在陰暗的角落里造謠生事,以夸大事實、扭曲事實、編造事實等手法,利用少數官員腐敗現象和某些社會問題,煽動“仇執政黨、仇政府、仇軍隊、仇執法機關”情緒,唯恐天下不亂,煽動鬧事、干擾公正的司法程序,破壞社會穩定。
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斗爭更隱蔽復雜
如今,還有不少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放大對國內安全的殺傷力和破壞力。信息技術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的交流提供了快捷和高效的平臺,同時,也為敵對勢力破壞國家安全提供了機會。他們利用各種社交網站,通過微博、微信傳播謠言、虛假信息,通過一些語言生動的“段子”,編造令人難辨真偽的信息,在虛擬空間上廣泛、快速傳播。如果人們認真觀察辨別,無論從遣詞造句還是說話口氣,不難看出有些信息是境外“寫手”的“杰作”,但是一些缺乏政治辨別力的人,特別是一些所謂“公知”和網絡大V,又推波助瀾,在網絡上采取“先入為主”的手法,制造思想混亂和社會動蕩。
對以上敵對勢力威脅我們國家安全的種種手法,我們必須高度警覺。因為,在平時它可以達到煽動動亂、破壞社會穩定的目的,在戰時,就可以達到擾亂民心、動搖軍心,起到數個裝備先進的裝甲師和數百枚遠程精確制導導彈所不能起到的打擊效果。
我們正在推進的深化國防與軍隊建設改革,必將使得中國的軍事力量發生質的飛躍式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同時,我們也要強化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的斗爭,強化我們的國家安全意識,筑牢全黨、全軍、全民的心理防線,不讓任何敵對勢力有可乘之機,防止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更多相關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庫熱西調研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工作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庫熱西到四川調研測繪地理信息保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在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工作匯報會上帶頭領學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調研期間,四川...
坐標轉換中的七參數詳談,測量員值得收藏
坐標轉換永遠是測繪工作離不開的一個話題。坐標轉換的方法很多,有的方法可以用相應的參數來描述,其中使用較廣的一個是七參數。七參數大多用于不同坐標系統間的基準變換。 七參數的由來 對于非測繪的專業...
RTK如何進行間接測量?
RTK(Real-TimeKinematic)技術通常用于直接測量,即通過接收和解碼來自至少一個基準站的差分信號,實時計算移動站的位置。但在某些情況下,特別是在像控點(ControlPoints)...
徠卡TS16全站儀 測量特點及行業應用
徠卡全站儀,總部位于瑞士Heerbrugg,擁有200余年歷史。是全球空間信息技術與解決方案的領導者,以其廣泛的產品系列和不斷創新而在全球享有盛譽,帶動并引領空間測量領域的發展和進步。徠卡測量系統在兩...
【應用案例】徠卡RTC360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
一、應用背景 三維激光掃描儀在地籍測繪中相比傳統測量手段,效率上大大提升。而基于GNSS定位的移動測量系統在地籍測繪中受信號的影響,在山區、城中村、...
其域創新靈光L2 Pro手持三維激光掃描儀
內卷的行業愈發考驗品牌的創新效率。2024年,其域創新新推出的旗艦級手持掃描建模設備靈光L2Pro,進一步突破實時計算瓶頸,增強融合算法,結合AI智能,帶來堪比前代機型后處理質量的點云數據,引領S...
先臨FreeScan Combo計量級高精度三維掃描儀
先臨高精度三維掃描儀FreeScanCombo:重新定義三維數字化體驗在工業設計、逆向工程、質量檢測及文化保護等領域,高精度三維掃描技術正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先臨三維(Shining3D)作為全球...
三調將以“六統一”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全面開展
近日在京召開的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通氣會上獲悉,我國將構建“統一組織開展、統一法規依據、統一調查體系、統一分類標準、統一技術規范、統一數據平臺”的“六統一”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徹底解決各類自然...